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高效通勤。作为城市交通的“生命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轨道交通行业正在数智化助力下,探索更高效、安全、便捷的发展新路径。
向“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自主化”迈出坚定步伐,9月18-20日,在青岛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CAMET论坛上,海光信息携手中兴、联想开天及多家ISV合作伙伴亮相,全面展示了C86国产开放架构CPU/DCU芯片及各类硬件设备,集中展示了多项实践落地成果及可复制的典型案例,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式”智慧轨交的硬核实力。

这种硬核实力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当前,以海光为代表的国产C86开放架构,在生态构建、安全框架和系统协同方面的综合能力突出,为构建‘中国式’智慧轨交奠定了坚实基础。”海光信息副总裁杨鸿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指出,轨道交通行业对数字底座的要求是可靠、稳定和可持续。海光一方面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测试验证和适配规范落地;另一方面联合操作系统、数据库、ISV及整机厂商,倾力于打造全链条生态。
据介绍,海光不仅联合中兴、联想开天等头部整机厂商,优化轨道交通核心业务系统性能,还携手熊猫、城建智控推出基于C86芯片底座的联合解决方案,共拓市场,形成了“芯片-整机-软件-应用”一体化协同、全自主可控的闭环生态。
例如,海光处理器已在广州、重庆、北京、青岛等多地轨交项目中投入应用。同时,海光还与重庆轨道集团联合成立“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轨道交通中心”,共同探索轨道交通创新应用场景、推进轨道交通国产化标准制定与落地验证。
在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乘客信息等核心业务场景中,北京地铁15号线率先采用海光CPU+DCU方案,完成沿途20座车站客流统计、扶梯异常检测等AI场景的系统建设,不仅实现精准的客流调控与设备安全预警,更率先通过中国城轨协专家委员会课题评估,为轨道交通行业AI国产化应用树立了标杆。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城轨交通已进入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轨道交通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对提升运营效率、筑牢安全防线、优化乘客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累计有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362条,线路总长度达12168.77公里。预计“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运营线路长度超1000公里。
如何全方位重塑行业运营模式、革新管理理念、拓展发展格局?
“轨道交通多网运行下,安全是运营底线,开放生态则是降本增效的关键。”重庆轨道集团副总经理王靛认为,海光既以国密算法筑牢数据传输、处理的全链路安全底座,又凭架构兼容性实现系统平滑迁移,避免重复投入。不仅解决了轨道交通的运营痛点,更让国产化方案能真正融入行业、推广复用,为智慧轨交发展打牢了根基。
据悉,海光C86架构可无缝兼容轨道交通行业广泛使用的X86生态软件,显著降低了国产化过程中的“系统重构、软件重写”的技术门槛与迁移成本,实现业务系统的平滑迁移与无忧过渡。目前,C86架构已完成轨道交通行业全部核心业务系统的测试验证,并与佳都科技、达实智能、远东通信、普天等头部ISV企业完成核心业务系统的生态互认证与性能优化。
就此,重庆轨道交通董事长、城轨协轮值会长乐梅现身说法,重庆轨道交通与海光的战略合作成效显著,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国产化范本。
“国产芯片的价值不仅在于国产化,更在于将行业核心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向记者谈及交通强国建设的关键支撑“芯”力量时,杨鸿轩强调,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推动下,轨道交通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与自主可控是底线,智能化升级是方向。
“海光希望通过C86架构开放兼容的技术路线、内生安全的硬件根基,结合全链条生态合作,破解轨道交通行业国产化改造的难题,更快、更稳、更好地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真替好用,加快助力交通强国建设。”他进一步阐释说。
(企业供图)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