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的《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提出,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其中,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包括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机械等重点行业。
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是碳排放主体,其节能降碳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因此,电力行业积极探索能源转型的有效新路径,迫在眉睫。
以应用场景赋能
人工智能(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质检环节,智能电网技术在有效优化能源配置,变电、配电领域正逐步开展电力设施巡视巡检等场景的机器人试点应用……在电力行业,数字智能技术正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技术上,‘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推动电网系统呈现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测量感知与数据融合应用专委会专家侯慧娟举例说,紧扣能源领域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建设热点,推出电力行业 NQI平台开发了30余个全产业链质量服务场景;无人化质检实验室实现计量资产检测的“物理无人化”与“数据智能化”,“云端平台监管+现场机器人执行”的协同模式正在兴起。
据悉,北京合众伟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伟奇”)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研发了“用电计量质量管理”平台,基于该平台承建了国家能源计量中心(电力)“计量设备质量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能源领域的首个NQI平台,解决了政府质量监管、电网质量强网、企业质量提升所面临的痛点,目前已开发30余个应用场景并在产业链各环节中得到应用。
同时,合众伟奇针对质检实验室的典型业务场景打造的高度智能的无人化质检实验室,则实现了“实验作业自动执行、实验数据智能采集、实验过程可视化监督”。例如,实验作业方面,以机器人替代人工,自动化执行实验样品转运、实验样品挂接、实验装置操控等检测作业,实现了试验过程自动化执行。
“数字技术与能源融合深化,正在重塑能源产业链以低碳为目标的能源数字经济新范式。”她说。
聚焦“十五五”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十五五”期间新能源消费占比将突破25%。如何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通“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协同瓶颈,保障电力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对此,侯慧娟提出3方面“递进式”的解决方案:首先要解决信息不透明的问题,要构建统一数据平台,构建全域感知源、网、荷、储全环节数据贯通与可视化。其次,要提升预测能力和调度能力,利用AI算法提升预测精度和调度智能化水平,实现资源的精准预测与优化控制。最后,要借助虚拟电厂等柔性资源互动协调,实现海量分散负荷和储能的灵活调控。
“‘十四五’期间智慧能源产业规模已超过万亿元,‘十五五’期间将会有更大的飞跃,这也是整个能源领域、电力企业的机遇。”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则强调,“没有电力数字化智能化,能源转型将因技术瓶颈难以推进;而脱离能源转型目标,电力数字化智能化也将失去核心应用场景。”
他指出,围绕“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二十字方针,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举措,并强调,“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提升电力智能化水平、大规模落地AI解决方案将大有可为。
该负责人进一步举例说,用电环节是国家电网为客户提供能源服务“输、变、配、用”四大环节中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用电环节数字化以提升电力消费的高度保障能力及高度运营效率,是国家电网面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他特别提到,在此过程中,合众伟奇研发的采集运维闭环管理系统、线损精益化管理系统等产品,保障了配用电环节电网设备稳定运行。
在“双碳”背景下,电源结构清洁化、电网形态多元化、数智特性灵活化,给电网企业带来巨大考验。因此,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业内已达成共识。
“人工智能作为数字化的高阶形态和高级阶段,给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路径。”合众伟奇总经理付勇向记者介绍,经过10余年发展与积累,合众伟奇已成为电网用电数字化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与国家电网公司的合作慢慢从单点解决方案供给向生态合作共建的模式升级。2023年以来,该公司开展了基于AI大模型技术的产品研发,探索智能语音、图像识别、视频分析、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创新应用,获得广泛好评。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