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推动全球创新协同
2025-10-28 16:47:18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张晔

10月27日,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在苏州开幕,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文化遗产保护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度对话。

开幕式上,“江苏省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十大成果”正式发布,覆盖新能源、精准医疗、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其中,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的“一带一路”世界文化遗产数据库,收录多国文化遗产信息,推动全球文化保护合作,三方合作还实施了世界遗产和重点建筑改造项目16项,并构建了国际视野下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方法,为世界提供名城保护的“中国方案”。

十大成果还包括低成本水系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我国首台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城镇能源互联网碳排放数据平台、跨国出生队列重金属暴露研究体系等,均体现江苏高校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技术贡献。

“苏州大学一直在努力打破高校与社会的‘围墙’,着力把企业实验室建到苏大来、把苏大课堂搬到企业去,让人才拥抱企业、引领产业。”苏州大学校长张桥说,将通过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推动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也积极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让人才培养真正融入产业发展的浪潮。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巍在交流中分享了校企合作经验。该公司通过共建智能制造科创中心、举办自动化大赛、设立奖学金等方式,与常州科教城、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累计培养数千名技术人才。其“产学连携”模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为智能制造输送创新力量。

本次交流周还启动了“江苏—非洲高校合作联盟”,汇聚省内13所高校与非洲13国23所高校,聚焦人才联合培养与科技攻关。未来一周,19所江苏高校将围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9大领域举办9场学术活动,并推动高校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了解到,自2023年首届交流周举办以来,已促成110项国际合作协议、成立30余个国际平台,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此次交流周将进一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助力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受访者供图)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