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5日,由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与香港科学院共同主办的“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在香港科学馆举办。这场汇聚了20余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4位诺贝尔奖得主及近百位国际知名科学家的学术盛会,以其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前沿探讨,为全球科研工作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峰会期间,多个研讨会讨论的议题精彩纷呈,集中展示了不同学科的前沿突破。
在化学专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左智伟开发的新型催化技术,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将甲烷等惰性分子高效转化为有价值化学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周其林则展示了手性分子合成的新方法,该技术有望为药物研发提供更高效的合成方案。
生命科学专场聚焦人体微生物研究这一前沿领域。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儿科系教授Rob Knight指出,微生物组研究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新时代,从传统的生态学方法发展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方法的革新极大推动了对人体微生物的认知。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发现了肠道微生物与胃肠肿瘤的密切关联,并研发出基于微生物的癌症无创筛查新方法。西湖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尧冰清揭示了肿瘤内部微生物影响癌症转移的新机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内科学教授Herbert Tilg深入解析了脂肪肝疾病的发病机制。他指出,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受脂肪肝困扰,其中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更严重的肝炎甚至肝癌。肠道菌群失调、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共同推动了疾病进展,这一认知正在推动新的治疗方法研发。
数学专场同样精彩纷呈。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教授许晨阳探讨了代数几何与复微分几何的深刻联系,揭示了不同几何领域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孙崧则带领听众领略了爱因斯坦度量几何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这一领域与多个数学分支的密切联系。
本次科学峰会通过多个专题研讨,展现了当前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会专家认为,学科交叉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动力。未来科学大奖周作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盛会,将持续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与合作注入新活力,也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接触科学前沿的宝贵机会。
(受访单位供图)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