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国际专家团队:助茶产业碳中和“安溪方案”出海
2025-10-29 16:11:0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谢开飞 通讯员 余君伟 孙佳颖

开展茶园低碳种植技术试验、进行茶叶加工绿色低碳改造……位于肯尼亚的拉卡—尼西郡、卡卡梅加郡,当地茶园、加工厂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德—肯三方合作低碳茶项目”牵头人,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环发所”)研究员、环发所茶产业碳中和研究院执行院长许吟隆团队的指导下,正加快推广示范来自中国安溪的碳中和茶生产经验模式。

“这是国内碳中和茶生产、认证方案的首次‘出海’。”10月28日,许吟隆告诉记者,此举将加快推动联合国粮农组织低碳茶叶项目顺利实施及“南南合作”深入开展。茶产业碳中和“安溪方案”,如何从县域实践走向全球的?

引进国际专家团队探路“安溪方案”

作为全国的重点产茶大县,福建安溪拥有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交易市场和完整的茶叶全产业链。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前,国内县域经济普遍遇到高端科创资源不多、高层次领军人才偏少等发展短板,安溪又是如何打造国内茶产业碳中和创新人才高地的?

安溪县科技局局长林丽艳介绍,近年来,该县聚焦茶产业碳中和探索实践,深耕人才“港湾计划”和“涌泉行动”,携手中国农科院环发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等,共建环发所茶产业碳中和研究院、中茶所安溪乌龙茶产业研究院等高端科创平台,汇聚许吟隆研究员等一批国际茶产业碳中和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促成“中-德-肯三方合作低碳茶项目”示范基地在安溪落地,助推安溪铁观音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建设全国首个铁观音碳中和示范茶园、开展碳中和茶产品认证试点关键技术瓶颈攻关……在安溪年年香茶庄园示范基地,许吟隆研究员、马欣研究员等带领一支由气候变化、固碳减排、茶树栽培、土壤、生态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团队,探索有机物料替代、植物生长必需矿物质补充、微藻肥补充等低碳种植技术,实现茶园系统化固碳减排,最终达到单位铁观音产品种植阶段碳中和。

“示范茶园单位产品碳排放量,相较于我国绿茶单位产品平均碳排放量降低16.3%,茶叶质量较试验前提高明显,每亩至少可新增产值3000元。”许吟隆介绍,以“碳汇+品质”双提升带动茶农增收,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安溪方案”。

“项目+人才”助碳中和方案“出海”

观摩年年香现代化车间智能化萎凋、精准温控烘焙及自动包装线,探讨铁观音茶叶鲜叶到成品的高效管控流程与碳中和措施……“茶产业碳中和‘安溪方案’吸引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肯尼亚办公室巴拉克?奥科巴博士团队一行来访考察,促进中国茶叶低碳种植经验及碳中和生产模式加快在肯尼亚地区的推广。”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副研究员、环发所茶产业碳中和研究院咨询专家李阔说。

安溪县副县长谢建新介绍,目前,安溪通过遥感卫星、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在实时对全县茶园进行遥感、监测的基础上,率先从源头开展减碳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推广应用,打造空地一体、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监测的“零碳茶园示范区”。

依托环发所茶产业碳中和研究院技术支持,安溪加快启动编制一批减排固碳技术标准,制定一批茶产业碳中和产品认证标准,积极参与国内外碳汇交易市场交易。同时,该县以中茶所安溪乌龙茶产业研究院为载体设立六大课题,通过“项目+人才”等柔性引才模式,链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上海海关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等7家机构专家资源,提升安溪铁观音的品牌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林丽艳表示,安溪县科技局将积极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汇聚茶产业碳中和领域一流人才团队,打造新型数智生态茶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支撑引领茶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县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受访者供图)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