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两会期间,推动乡村振兴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科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就相关问题本报采访了相关代表委员。
产业“旺”促乡村“兴”
走进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一排排洋气的楼房、绿树掩映的村民文化广场、美丽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幽静的老年公寓……处处展现着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近年来,代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2024年,代村集体各产业总产值达38亿元,村集体纯收入达1.6亿元。
“在做强第一产业农业的基础上,代村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农业设施加工生产等第二产业,以及集农耕文化、农事体验和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的第三产业。”全国政协委员,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介绍说,在大力发展农业,推动农文旅结合的基础上,代村不断拓宽产业链,先后发展壮大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商贸物流、建筑装饰、教育培训、医疗康养、节会展览等产业,实现了“农文旅、商学养”融合发展。
殊不知,1999年,王传喜刚上任代村党委书记时,村子穷、环境差、治安乱,村庄乱搭乱建、乱圈乱占问题突出,邻里矛盾叠加,村集体负债近400万元。
20多年来,王传喜带领代村充分发挥土地规模化经营优势,着力做好做强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产业的发展,让代村从过去的脏乱穷差村,蜕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如今,代村的风景更美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了,老百姓的日子也更幸福了。
代村是以发展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全国各地涌现了一个个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当前,全国各地的乡村都有了一定产业基础,但也面临同质化、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更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要大力发展包括农业在内的乡村特色产业,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具有韧性和竞争力的乡村特色产业。此外,在做产业发展决策时要综合考虑消费取向、支付意愿等综合市场因素。
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一些乡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如何培育人才、吸引人才,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问题。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三堂街赤塘村是桃江县有名的产粮区、产油区。村里以大力发展茶籽油、菜籽油的“金色产业”为主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近三年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突破百万元大关。但由于种地效益偏低,农产品价格不稳定,赤塘村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年轻人不想种,老年人种不动”是赤塘村多年来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全国人大代表,赤塘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推进乡村振兴要培育吸引“产业人”,要不断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对乡村人才引进、使用、激励等作出制度性安排。要加大农业农村人才创业扶持力度,在进修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税费减免等方面,向产业带头人倾斜,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苗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关注了青年群体返乡创业就业问题。苗伟表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鼓励青年群体返乡创业就业,以解决乡村人才匮乏问题。建议通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盘活乡村闲置资源、优化创业服务、加强宣传引导等措施,吸引青年返乡,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今年年初,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对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进行了部署,重点是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加强对本乡本土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农民技术技能的培训,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等措施,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注重外部人才引进,通过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实施一批基层服务项目等措施,为乡村发展引进一批急需的人才。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这些“新农人”“农创客”带着技术和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代村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可以看到成方连片的智能温室和冬暖大棚,像银色的海洋,多层立体种植,郁郁葱葱,新农人员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在这个“植物工厂”里作业,动动手指就完成了浇水、施肥等工作。
王传喜说,2024年,代村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无人机作业等广泛在现代农业产业中应用。
“在科技的助力下,一方面不仅让农民摆脱了强度大的劳动,解放了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助力,促进了优质种子、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技术下乡,联结服务农民,促进了种植效益的提升。”王传喜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的助力,离不开先进的农业装备。
同样,在高亚看来,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正因为有了技术指导,赤塘村种植的油茶林、油菜都得到了更高的亩产量,高科技的生产设备也一改以往小作坊的榨油品质,产品质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高亚说。
高亚表示,当下,科技在乡村振兴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在未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起到更大的作用。在科技服务农业、“武装”农业、融入农业的助力下,农民的从业水平与生产效率及农业产品的附加值会越来越高。
可以看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农田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无人机在精准施肥、智慧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满足了农业的绿色发展需要。
杜志雄表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业和农村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越来越需要有新的要素导入,比如资本、技术、人才、农业装备等。其中,科技的加持尤为重要,农业农村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和高新技术紧密结合,从而突破传统资源的限制和约束。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