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小程序
公众号
看襄阳高新区七里河街道“党建红”怎样点亮“平安灯”?
2025-09-15 17:17:23
来源:襄阳高新区  作者: 王平 罗丹

“多亏了社区应急服务站!党员志愿者带着破拆工具几分钟就打开了反锁的房门,孩子安然无恙。”家住襄阳高新区长安花园小区的李女士至今对今年夏天那场既惊险又温暖的救援记忆犹新。这惊心动魄的3分钟,正是襄阳高新区七里河街道以“党建红”赋能“平安灯”,探索基层应急治理新路径的生动缩影。

作为襄阳市首个接入湖北省应急管理平台的镇办级单位,襄阳高新区七里河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精准实施5件“暖心实事”,将平安守护送到居民家门口,让基层治理既有雷霆万钧的力度,更有春风化雨的温度,构建起一道坚实可靠的民生安全屏障。

数据筑基,党建网格“跑”出动态安全台账,让治理更具精度。襄阳高新区七里河街道率先“吃螃蟹”,创新推出“党建+数智治理”新模式,依托其成熟的党建网格体系,深度对接湖北省应急管理平台,着力构建了全域覆盖、动态更新的“基层防范一张图”,为精细化治理装上“智慧大脑”。率先完成包括三要素场所、防汛、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消防栓、救援路线等7大类数据动态采集录入;并于2025年新增失能和半失能人群、未成年人防溺水重点对象数据的同时,更新经营性场所、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数据;计划2025年新增老旧小区燃气管道、自建房、加工作坊、化粪池等多项重点数据监测,构建起“党员带头采集、网格联动处置、智能平台支撑、数据动态更新”的闭环管理体系,让每一条数据都带着“党建温度”,成为守护千家万户安全的“隐形卫士”。

阵地前移,“红色驿站”变身“家门口”应急服务站,让安全触手可及。作为襄阳市“红色驿站”发源地,在襄阳高新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的专业指导下,襄阳高新区七里河街道以长安花园驿站为试点,大胆创新,完成设备标准化、服务精准化和功能复合化三大核心改造,成果将“红色驿站”这一党建品牌升级为功能完备、响应迅速的应急服务站,实现服务阵地的战略性前移。以长安花园驿站为标杆,七里河街道为各应急服务站统一配备灭火器、急救箱、破拆工具等4大类8种应急设备,形成微型应急物资库,惠及9个居民区、3片自建住宅区及47家商业网点,有效打造“500米快速救援服务圈”,让“红色驿站”不仅是党员学习阵地,更是居民的“定心丸”。超市张老板亲历暴雨积水险情,一个求助电话,党员志愿者十分钟内携带防汛沙袋赶到,成功保住了货物。党员志愿者每日巡查设备,确保“红灯常亮”、随时可用,让居民“心里踏实”。红色阵地成功实现从“服务党员”向“服务万家”的华丽转身,“平安堡垒”的形象深入人心。

宣教润心,共享客厅讲好安全“家常话”,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襄阳高新区七里河街道联合物业行业党委,巧妙盘活并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创新打造“共享客厅”安全宣传阵地,将生硬的安全知识融入居民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成功推动传统单向灌输式的安全教育模式向居民主动参与、乐于接受的互动新形式转变。在长春花园“共享客厅”设立应急宣传岗,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栏,常态化普及防汛、消防、用电用气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知识;党员志愿者定期在“共享客厅”开设“安全小课堂”,用居民听得懂的“家常话”、接地气的案例分析,配合直观的实物演示(如使用漏电检测仪“安全小雷达”现场检测),向居民,特别是向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快的儿童传授实用应急技能,让原本枯燥的应急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直观易懂;“红色物业”组建党员骨干带头的“隐患排查队”,坚持每周巡查楼道,及时劝阻杂物堆放等安全隐患,让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通过“固定阵地宣传+流动课堂教学+常态化隐患巡查”的立体化宣教模式,让安全知识从“高高在上”的条文变得触手可及、易于理解。正如居民赵阿姨反馈的那样:“这种在‘共享客厅’里的沉浸式学习方式,不仅教会了我们灭火器怎么用、急救包怎么开这些真本事,更让安全理念像春风化雨一样渗透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现在我们全家都成了‘安全宣传员’。”

队伍强能,专业力量守护“最后一分钟”,让响应更极速高效。为实现应急管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深刻转型,襄阳高新区七里河街道着力构建“专业化+智能化+全民化”的立体应急体系,精心打造了一支反应迅速、技术精湛、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应急救援服务队,确保在“最后一分钟”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组建了一支95人的“应急铁军”,其中包括35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救援队员和60名熟悉社情民意的社区干部、基干民兵,党员比例超过1/3,充分发挥了党员在关键时刻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中流砥柱作用,并实行24小时战备值班制度,确保随时待命。通过季度性开展漏电检测仪操作、无人机搜救等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队伍的科技应用能力和专业救援水平,推动应急救援从传统人力为主向科技智能辅助的转型升级。首创“沙场联合共建”模式,整合辖区内4辆自动化运沙车及700吨战略砂石储备,构建20分钟应急响应圈。建立“1+3”跨街道物资调度机制,以七里河应急储备中心为核心枢纽,能够快速向团山、紫贞、中原3个街道实施应急物资支援。为确保应急物资在任何时候都能“拿得出、用得上”,实行24小时物资共享机制,物业值班室和社区分别保存应急柜钥匙,确保居民深夜急需急救箱、商户突发险情急需防汛沙袋时能够即时获取。形成专业队伍守点、智能储备保面、全民联防固网的应急格局,实现从应急响应到风险预防的转型升级。

经验辐射,“双阶段”模式打造“七里河样板”,让治理成果共享。襄阳高新区七里河街道在基层应急治理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不仅守护了辖区的平安稳定,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七里河街道构建“现场示范+模式提炼+体系深化”三维推广机制,使其探索成果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市性的标杆,打造了基层应急治理的“七里河样板”。以“一张图”动态管理和“最小应急单元”建设为特色,通过承办襄阳高新区现场会等形式,生动展示了其在数据赋能、阵地建设、队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实际成效。“一张图”的直观高效、“一张应急联系卡”的便捷实用,获得了与会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代表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同;创新推出“实地看+现场学”的“双阶段”推广法,系统呈现从智能应急平台搭建到社区驿站功能发挥、从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到全民宣传阵地打造的完整工作链条和方法论,确保经验学习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保障了经验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以“六有”(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有人员队伍、有应急预案、有培训演练)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为区域应急治理现代化提供可量化的实施路径,有效推动了区域应急治理经验的辐射共享,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襄阳贡献了“七里河智慧”和“七里河力量”。

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高新视频 更多
高新热榜 全部本月
编辑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