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经外科领域
脑积水是一种
常见且严重的疾病
根据各年龄段人数及发病率推算
我国脑积水患者约为170万—211万
针对这一疾病,近日,南京江北新区企业普立蒙有好消息传来:其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脑积水分流器及组件”通过国家药监局拟上市产品注册申报审查,成功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作为国内首创产品,它的获批,有望为我国数百万脑积水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普立蒙在近两个多月里,拿下的第二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脑积水积的“水”,是指脑脊液在颅腔内积聚过多。我们的大脑本就浸泡于脑脊液中,在正常情况下,脑脊液就像是一条“护城河”,保护着大脑的安全。但当其分泌、循环或吸收环节出现障碍时,这条“河”的水位会异常升高,压迫大脑,引发颅内压升高、神经功能障碍、眼部障碍等。
“水位”高了,就得分流。目前,脑脊液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关键手段——通过在人体内植入一套分流系统,将脑室里多余的脑脊液引流到身体其他部位吸收掉。作为关键耗材,分流系统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市场却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

“目前国内使用的同类产品都是进口的,一套好点的积水分流系统就要数万元,不仅患者与医保负担大,供应链也存在风险。”普立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正因如此,他们下定决心攻关,最终实现了国产突破。

据了解,普立蒙本次获批的“一次性使用脑积水分流器及组件”,可以将患者多余的脑脊液从脑室引流到腹膜腔中吸收。同时,它还是国内首款集“可调压”与“抗虹吸”功能于一体的分流产品。
此前的脑脊液分流系统多为固定压差,这就很容易出现引流不足或过度引流的情况,导致多种并发症,一定时间后可能需要再次手术,重新更换分流管。
针对这一痛点,普立蒙新产品的“可调压”功能,让医生可根据患者的术后表现及临床症状,随时体外调整压力设置,大幅降低二次手术风险;同时,产品配备的“抗虹吸”装置,可以减少过度引流的发生,降低硬膜下血肿等并发症的风险,减轻患者负担。
在一个长期被海外巨头主导的市场,普立蒙的国产首创,是其团队在神经外科高端耗材领域的一次技术飞跃。更重要的是,国产产品的获批上市,也意味着国内患者将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国际水准的医疗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端医用耗材研发及产业化的公司,普立蒙一直在创新材料研发和高端医疗器械设计制造领域奔跑向前。此前,团队已经自主研发了诸如可吸收外科缝线、可吸收止血夹、可吸收颅骨锁等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产品进入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应用。7月,公司还完成了近3亿元的C轮融资。
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亦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坚实底气。普立蒙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团队还将根据临床需求、持续研发,并不断提升产能。
(图片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