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肇庆高新区创新创业科学园东侧的零碳体验馆正式开张。这座建筑面积80平方米的体验馆,以独特的“整体框架定制+装配式”建筑形式,成为了绿色低碳理念的生动展示窗口,其背后是园区一系列绿色低碳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是该区以实际行动诠释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扎实推进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的成效体现。

零碳体验馆:零碳理念与创新技术深度融合
零碳体验馆以咖啡馆的形态运营,不仅是一个零碳复合型餐饮空间,更是一个集绿色、环保、零碳理念于一体的示范性体验空间,其所有的建设材料及设施,是园区12家企业的低碳或零碳产品。
零碳体验馆屋顶铺设的30片光伏板,来自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这些光伏板每天可为体验馆提供约27度的清洁电力,而体验馆的日用电量约为35度,节能效率高达77%。同时,体验馆配置了1台30KWh堆叠储能一体机,接入光伏和馆内配电箱,馆内电气设备全部从配电箱取电。这一创新设计,不仅实现了电力的自给自足,还大大减少了碳排放。
零碳体验馆的玻璃幕墙,则采用了肇庆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的建筑零碳节能玻璃。这种玻璃不仅能有效减少红外阻隔,降低玻璃热感,夏季空调能耗可降低约20%-30%,还保持了高可见光透过率,同时提高了5G信号的透过强度,大大改善了室内通信信号质量。
隔热保温板材、冰蓄冷中央空调、节能新风换气机、可降解餐具等绿色低碳产品,也在零碳体验馆内得到应用。这些产品不仅将零碳概念落地,打造出多重绿色低碳的生活场景,更充分体现了零碳理念和创新技术的深度融合。
零碳体验馆运营负责人陆敏微介绍道:“零碳体验馆像一个精妙的‘链接器’,将节能科技、绿色理念和大旺市民的生活紧密连结在一起,留下‘绿色的足迹’。”

绿色产业崛起:“双新”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零碳体验馆的背后,是肇庆高新区绿色低碳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肇庆高新区将节能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新型绿色能源产业链条。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肇庆高新区绿色发展的“头号工程”。在小鹏汽车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已超过80家,初步形成了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及无人驾驶等领域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小鹏汽车新车型MONA M03的火爆出圈,更标志着肇庆高新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新型储能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依托宁德时代、理士电池等龙头企业,肇庆高新区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动力和储能电池制造基地。目前,园区共有新型储能特色产业上下游企业56家,涵盖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柜等多个领域,是广东省唯一的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区。
“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储能产业是我们的两大核心产业,也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力量。”肇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配套项目,肇庆高新区正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双新”产业链条,为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动力。

打造低碳场景:践行低碳理念建设“绿美大旺”
在推进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过程中,肇庆高新区不仅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推进低碳理念在园区运行中的深度融入,积极打造绿美大旺低碳生活,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据悉,肇庆高新区已推动小鹏汽车、瑞庆时代等5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瑞庆时代成为肇庆市第一个“零碳工厂”,粤海水务自来水厂建成肇庆首家“零碳水厂”。
园区还创新开展低碳前沿探索,创新启动全省首个整区风光储一体化分布式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绿电提供约2.9亿度,降碳约10.2万吨;开展全省首个大规模推广的电碳因子试点,会同广东电网、华南理工大学等开展低碳科研项目。
在绿色金融方面,肇庆高新区创新打造了以“企业碳账户”为核心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出“云碳贷”“云碳担”等绿色金融产品,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创新打造了以“ESG”账户为核心的“一户四链”融资服务体系,加快助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通过“四碳”联动机制,肇庆高新区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已发放38.86亿元,为企业增信约26.9亿元,每年为企业节省利息1942万元,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园区交通领域,肇庆高新区推动希音仓间转运货车的新能源大批量替代,首批50辆新能源货车已正式投放运营。此外,全区200个公交站点新增微电子站牌功能,37个候车亭增设电子信息屏,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绿色的出行服务。
接下来,肇庆高新区将以零碳体验馆的开业为契机,继续挖掘和助力“零碳”项目的开发落地,利用创新技术促进行业不断转型,助推绿色项目与区域企业“强强联合”、与生活场景的高度融合,绘就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图片来源:肇庆高新区)
友情链接: 政府 高新园区合作媒体
Copyright 1999-2025 尊龙凯时网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3264号-5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60344号主办单位:《尊龙凯时技术产业导报》社有限责任公司